由大河报发起的暑假全国首趟“爱心直通车”启程
由本报发起的暑假全国首趟“爱心直通车”启程——
该活动为留守儿童和其父母搭起了一个弥补亲情缺失的平台
□首席记者 李钊 通讯员 赵学风
今天上午9时,由本报发起的今年暑假全国首趟“爱心直通车”上路,向上海进发。豪华大巴上的15个农家留守娃,其父母都在上海务工。“爸妈在哪儿,哪儿就是家。偎依在爸妈怀里,眼含幸福的泪花……”孩子们说:最幸福的相见时刻即将到来,他们心潮澎湃。
A
暑假来了,家里没爸妈更寂寞,更孤单……
在我省,中、小学7月初放暑假,9月开学。漫长的假期该如何度过?早在6月下旬,不少留守娃就给本报记者打电话,说“最怕过暑假,不见爹,不见娘,更孤单,更寂寞,更难熬。”
留守娃,暑期最大的愿望是能见一眼爹娘,与爹娘短暂团聚一番。本报记者通过驻马店市教育局,与该市各县区的中、小学校联系,表达留守娃们的这一心声,新蔡县凯旋双语实验学校积极回应:开通“爱心直通车”,圆留守娃与父母团聚之梦。
B
“爱心直通车”
送娃儿到上海见爸妈……
7月初,新蔡县凯旋双语实验学校承办了由本报发起的“护送留守娃儿,暑假见爸妈”大型公益活动。
该校学前班和小学生有1159人,其中1006人是留守儿童。经校方逐人询问,发现这些留守娃们的父母在外务工散布全国各地,较集中的是:有15个留守娃,他们的父母在国际大都市——上海务工。校方敲定:“今年暑假,护送这15个留守娃,去上海见爸妈;所有费用由校方支付,给每个孩子都买保险,确保全程万无一失。”
消息传开,新蔡县各界踊跃支持,新蔡县公安局表示,派一位最优秀的民警一路“保驾护航”;该县卫生局表示,派一位经验最丰富的医生,随车确保孩子们一路安康。
因是今年暑假全国首趟开出的“爱心直通车”,本报派记者全程参与,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、《人民日报》、全国最大的视频门户网站——腾讯网等,也派出了记者守候在上海,等待孩子们到来。
C
孩子见爸妈,将送“成长礼”……
昨日,本报记者再次来到新蔡县凯旋双语实验学校,见将要启程的15个留守娃还在认真排练节目。
“到上海后,将组织孩子给在沪务工的爸妈献上一台演出,有童声合唱,有校园相声,有国学经典背诵。”校长汪舰说,孩子第一眼见到父母,将给自己的父母送啥,那是他们的个人小秘密。
“我们送的,都是‘成长礼’。”孩子们说。
“我送给爸爸的,是一封信。”14岁的苗梦梦说。记者接过那封信,字迹十分工整,没看完已双眸湿润。那封信上这样写道:“爸爸:您知道吗?我在家里是多么想念你!您打电话让我听奶奶的话,好好学习,这些我都做到了。在家里,我帮奶奶干家务,忙的时候还会帮奶奶做饭、洗衣服;当我学习成绩下降时,我会更努力地去学,爸爸,您的女儿做的行吗……”
“梦梦14岁了,才上五年级,是因为命运坎坷。”汪校长解释:其妈妈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。梦梦6岁时,妈妈病情突发,带着不懂事的梦梦一出走就是6年。6年间,梦梦跟随犯病的妈妈先后辗转河北、新疆、北京、山东等地生活,其爸爸苗转运全国到处找,2010年才将梦梦找回。她的爸爸苗转运现在上海一家家具厂打工,为了弥补与孩子亲情,去年暑假,梦梦坐火车在亲戚的护送下来到了爸爸身边,今年暑假又将在上海与爸爸团聚,她高兴得一连几个夜晚失眠。
“大河报发起的‘护送留守娃儿,暑假见爸妈’活动,办到了留守娃的心坎上。”汪校长说:这为留守儿童和他们父母之间,搭起了一个弥补亲情缺失、加强感情融合的平台。“以后的每年暑假,凯旋双语实验学校都将践行这一做法。”
编辑:zhaoshengban |